欢迎访问中药360www.zhongyao360.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清华大学研发团队:“滴血测癌”系误读

清华大学研发团队:“滴血测癌”系误读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7-06-06 16:38 编辑:街头拐角 阅读() 手机版访问
导读:清华大学研发团队:“滴血测癌”系误读...

清华大学研发团队:“滴血测癌”系误读

“滴血测癌”一词近日让清华大学罗永章团队备受关注。图片/清华大学官网

有网文称一滴血可测癌症,研发团队称说法不准确,科研成果只是提高肿瘤检测准确度

新京报讯一个名为“滴血测癌”的热词,让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支科研团队,走入公众视野。

近日,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自主研发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达到在取用患者血液的前提下,对肿瘤病情及疗效进行检测的效用。而部分媒体在发布这一消息时,提出“滴血测癌”一词,并由此引发关注。

昨日,罗永章团队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目前的研究成果,实际是发现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对于部分患者的肿瘤检测灵敏度及准确度。网传“滴血测癌”一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误读。

病人是否患肿瘤需要多项检测

关注因一篇文章而起。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一篇名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消息,在网络热传。文章中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检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媒体在转发这一消息时,提出“滴血测癌”这一说法,并由此引发关注。很快,“滴血测癌”成为网络热词。

昨日,浙江当地媒体报道,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称,“滴血测癌”这种说法“不太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与此同时,部分网友开始对该项研究成果提出质疑,有声音称其“夸大事实”。

昨日上午,罗永章团队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滴血测癌”一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很不准确”,“不严谨”,系部分媒体误读。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有能够百分之百对肿瘤进行检测的技术,病人的一滴血能够对肿瘤进行检测和疗效评价,但不能简单与“滴血测癌”画上等号,“一个病人是否患有肿瘤,需要很多项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示人们是否需要深入的体检,如果数值高了则有患肿瘤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发现新型标志物已获批临床使用

清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罗永章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理和分子医学”。

新京报记者从罗永章团队了解到,团队目前取得的进展在于,通过重组蛋白质大规模制备技术,人工制备出了结构稳定的“热休克蛋白90α”,并自主研发出试剂盒。而这种物质,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对患者是否患有肿瘤进行检测。

实际早在2013年,罗永章团队即通过肺癌临床试验,在世界上首次证明“热休克蛋白90α”,在某些病理或者应激条件下会显著升高,因此可作为肿瘤标志物。2016年10月,罗永章团队再次在肝癌患者身上,证实了这一标志物的检测效果。

新京报记者从罗永章团队处获悉,目前,这一试剂盒,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并在临床中使用。清华大学官网消息称,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的“热休克蛋白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获得国家第三类(最高类)医疗器械证书,并通过了欧盟认证。

(新京报)

热点排行

快速导航Navigatio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中医药 CECA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关于我们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0-2014 www.zhongyao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