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胸闷、失眠多梦?这6件事助你缓解苦夏
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尤其在炎热多雨的三伏天,暑湿之邪往往乘虚而入,侵犯人体的脏腑经络或壅滞三焦或困阻中焦等。“脾喜燥恶湿”,湿气太盛,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气亏虚,平时肠胃不好的人,或贪凉喜冷、情绪抑郁、挑灯夜战之人,更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
其次,夏季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中医认为,暑为阳邪,易伤精耗气,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干口渴,少气懒言,潮热盗汗,耳鸣健忘,形体消瘦,烦躁失眠等症状,到了秋凉,就会自然缓解或消失。
食疗来帮忙
出现苦夏症状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淡渗利湿、芳香醒脾、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薏苡仁、莲藕、苦瓜、豆腐、百合、绿豆、山药、白扁豆、莲子等。
精神莫紧张
一般来讲,争强好胜、办事急躁的人更容易苦夏。《黄帝内经》认为:“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意思是告诫人们,夏季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可过怒,因为怒可伤肝,肝木会克伐脾土,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加重苦夏之症,所谓“心静自然凉”。
午睡不可少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中医很重视子午觉,中午小睡,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夏季昼长夜短,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打个盹,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增强抵御暑湿之邪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切忌过贪凉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过食生冷、过吹风扇、空调过低、久卧风口等,极易损害脾胃之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的发生。
睡前一盆汤
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泡足是古人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足是三阴之始,三阳之终。睡前热水洗脚,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
成药不可忘
苦夏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藿香正气胶囊、香砂平胃散、健脾消食丸、保济丸、保和丸、六一散、十滴水、祛暑丸、六和定中丸、生脉饮等中成药。
热点排行
-
中医刘寿永 刘寿永195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大爷刘鸿彬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母亲吴正一是 … [详情]
-
胆固醇高的饮食禁忌 胆固醇高能吃什么 三文鱼和鲑鱼等肥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可降低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水平,提 … [详情]
-
血瘀体质的食疗配方 拿走不谢! 血瘀体质是中医体质类型之一,这种体质会让人体内有血瘀的情况发生,影响身 … [详情]
-
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粉对男性勃起有作用吗 三七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超氧化物气化酶,这些物质都能清除身体内 … [详情]
-
人流后吃什么对身体有益 人流后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因此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减少水分蒸发量 … [详情]
热门推荐
好文阅读
-
宫颈癌疫苗打不打?无锡玛利亚专家告诉您! 最近备受广大女性关注的宫颈癌疫苗,再次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地震,而震源是前 … [详情]
-
滋阴润燥养胃理气就试试陈皮鸭汤 陈皮润燥鸭汤,不但能够滋阴润燥、养胃理气,还可以提升孩子的抗病能力。 … [详情]
-
咳嗽千万不要乱用药 春季咳嗽应该吃什么药来治疗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 … [详情]
-
中医养胃的方法 中医如何养胃更健康 中医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使用调护脾胃的中药, … [详情]
-
中医刮痧可以起到美容功效 刮痧前,先清洁皮肤,涂抹美容刮痧乳,用平刮法(刮痧板与皮肤的角度小于15 … [详情]